导语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坚持公民同招,坚持阳光招生,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入学信息填报分为线上、线下两种途径。
2025年我市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有关部署,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坚持公民同招,坚持阳光招生,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持续提升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招生对象
小学阶段为:年满六周岁(2019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洛阳市户籍儿童、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其他符合入学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
招生入学信息如何填报?
入学信息填报分为线上、线下两种途径。
线上信息采集:“房户一致”(即与父亲或母亲户籍一致,且户籍与父亲或者母亲房屋所有权证一致),能够提供规范房屋所有权证的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到所属学区学校,由学校指导家长进行“教育入学一件事”网上报名。
线下信息采集:线上办理不成功和不符合线上办理条件的学生可通过线下报名点报名。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到规定学区学校报名,由各公办学校在招生平台为报名学生录入基本信息。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法定监护人需提供居住证、务工凭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
报名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家长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到民办学校线下报名。
公办学校如何招生?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招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根据各县区招生方案明确的新生入学程序,按照“房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列先后顺序分类分批招生,学区内登记报名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的,学校应全部录取;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未录取的学生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入学。
民办学校如何招生?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对市级审批的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面向市辖区招生(孟津区、偃师区招生范围和方式不变)。
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入学信息审核结束后,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年级和七年级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参加电脑随机录取时,家长可自愿向学校提出申请“双胞胎(多胞胎)绑定”电脑随机录取。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工作。
如何保障特殊群体入学?
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形势,加强学位动态调整和余额调配。人口集中流入地区要增加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力度,推进优质公办学校挖潜扩容,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和教育资助,确保应入尽入,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
推行使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证明信,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立足县区实际、依法依规落实好教育优待政策。
坚持自愿申请、公平公开、就近就便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制定本地区多孩子女义务教育长幼随学政策。
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时间如何安排?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咨询和举报电话是多少?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洛阳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幼升小】可获洛阳小学招生入学方案、公办/民办学校报名指南、平台入口、学区划片等消息。